摘要采用間歇式超臨界反應釜進行了亞臨界/超臨界水體系中硫化物作用下,3種鎳基合金 (Incoloy800、825和625) 的硫化腐蝕特性研究,通過分析腐蝕后合金表面形貌、腐蝕層結構及其物相組成,揭示該體系下鎳基合金的硫化腐蝕機制,探究不同合金間的腐蝕行為差異,揭示腐蝕溫度及合金組成元素的作用規律。結果表明,Ni/Cr含量比越低,合金在含硫超臨界水中的耐腐蝕性能越好。對于Ni/Cr比為1.5的In
2021-09-27 hualin
摘要通過失重實驗、宏觀形貌觀察、SEM分析、腐蝕產物分析和電化學測試研究了電網設備主要金屬材料碳鋼在四川德陽地區暴露1 a的大氣腐蝕行為。結果表明,在四川德陽3個變電站環境下碳鋼的平均腐蝕速率分別為13.8、23.47和40.18 μm/a,除銹后碳鋼表面存在大量點蝕坑。德陽不同地區暴露碳鋼的腐蝕產物主要由α-FeOOH、γ-FeOOH和Fe3O4組成,腐蝕嚴重地區銹層中α-FeOOH組分比例有所
2021-09-26 hualin
摘要采用等離子熔覆技術在304不銹鋼表面制備一層三元硼化物金屬陶瓷覆層。通過光學顯微鏡、X射線衍射和掃描電鏡對熔覆層微觀結構和相組成進行了表征,利用顯微硬度計測試了熔覆層的硬度分布,并對熔覆層的耐蝕性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硼化物熔覆層與304不銹鋼界面處沒有宏觀裂紋、孔洞等缺陷,形成冶金結合;熔覆層平均顯微硬度為630.4 HV0.5,約是304不銹鋼 (HV0.5≤200) 的3倍,有效提高了3
2021-09-24 hualin
4.4.7.13 銅合金的應力腐蝕及案例銅具有面心立方晶體結構,易于加工成形,具有高的導電性及導熱性。銅為正電性金屬,離子化為Cu2+和Cu+時,標準電極電位分別為0.337V和0.521V,因此,銅有較好的耐蝕性,是最廣泛使用的有色金屬。常用的銅及銅合金有4種:純銅,黃銅,青銅(錫青銅Cu-Sn、鋁青銅Cu-A1和硅青銅Cu-Si)和白銅(Cu-Ni),在壓力容器中純銅與黃銅使用較多。純銅是指銅
2021-09-15 hualin
摘要利用增重測試、掃描電鏡 (SEM)、X射線衍射儀 (XRD) 和電子探針 (EPMA) 等分析技術,從氧化動力學、氧化膜相組成和微觀結構方面,研究了Ti60合金在600 ℃下NaCl鹽霧環境中的腐蝕行為。結果表明,Ti60合金在中溫NaCl鹽霧環境中腐蝕100 h后,其腐蝕速率遠遠低于在固態NaCl+H2O+O2環境中的。在NaCl鹽霧環境中表面形成雙層腐蝕產物,外層相對致密,以Na2TiO3
2021-09-13 hualin
摘要分析討論了帶肋鋼在不同工況下的銹蝕機理及影響因素,分別從風沙沖蝕、雨水沖刷、大氣、淡水、海洋及核輻射6個方面闡述了帶肋鋼服役過程腐蝕現象。結合當前社會市場需求與已有防護技術,指出了帶肋鋼防護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關鍵詞: 帶肋鋼 ; 工況 ; 腐蝕熱軋帶肋鋼俗稱螺紋鋼,是以低合金鋼為原料,通過加熱軋制而成的建筑“骨架”材料;冷軋帶肋鋼則是在熱軋帶肋鋼基礎上進行冷加工消除應力,如冷拉、拉拔等獲得工
2021-09-06 hualin
摘要在硫酸鹽還原菌 (SRB) 接種的模擬海洋溶液中,觀察并研究了SRB和外加應力對17-4 PH不銹鋼腐蝕行為的作用。分析應力-應變曲線和斷口形貌,對比在無菌溶液和SRB接種溶液中的腐蝕行為差異。結果表明,與無菌溶液相比,SRB接種溶液中單級時效、雙級時效和調質處理試樣的ISCC值分別提高了5.2%,9.3%和4.4%。FeS的產生增強了陽極溶解過程并加速了腐蝕反應,雙級時效試樣組織中粗大的馬氏
2021-08-27 hualin
一、形變強化(或應變強化,加工硬化)01 定義材料屈服以后,隨變形程度的增加,材料的強度、硬度升高,塑性、韌性下降的現象叫形變強化或加工硬化。02 機理隨著塑性變形的進行,位錯密度不斷增加,因此位錯在運動時的相互交割加劇,結果即產生固定的割階、位錯纏結等障礙,使位錯運動的阻力增大,引起變形抗力增加,給繼續塑性變形造成困難,從而提高金屬的強度規律:變形程度增加,材料的強度、硬度升高,塑性、韌性下
2021-08-23 hualin